自動演奏鋼琴的歷史

​起源

   早期由Steinway Welte-Mignon 改造的自動演奏鋼琴 (1919)
自動演奏的鋼琴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的歐洲。最初人們嘗試在普通鋼琴前增加一部可移動的「演奏器」 (player),其外形就似一架小型簧風琴。一排65-88個「木手指」置於普通鋼琴鍵盤上方,代替了鋼琴家的雙手。演奏器以打孔紙卷(打孔位置與鋼琴譜相符)記譜,用腳踏風箱鼓風作為動力,通過紙卷緩緩轉動,紙卷上的孔位與驅動機械連動相應的「木手指」擊琴鍵奏出音樂。此後又有設計者將外附的演奏器直接安裝於鋼琴內部,還可控制速度、力度、踏板等。

   自動鋼琴在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曾廣為流行於家庭娛樂,曾有過兩年內生產達50萬台的紀錄;到了30年代由於無線電及電唱機的興起,才漸被淘汰。
  由於紙卷打孔的數量上不受人手十指的局限,鋼琴上的音階和音域都可盡量發揮運用,故自動鋼琴仍受到創新的近代作曲家們的青睞。拉赫瑪尼諾夫、德彪西、馬勒、格什溫、理查·史特勞斯都曾為這種樂器寫作樂曲,並製成紙帶,供自動鋼琴演奏使用。

現狀

  山葉(Yamaha)自動演奏鋼琴的控制器 Disklavier Upright Mark III

  現代自動演奏鋼琴,出現在1980年代。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,用集成電路控制鋼琴自動演奏裝置出現了。生產鋼琴自動演奏器的知名企業包括有美國的PIANODISC、日本的YAMAHA以及美國的QRS公司等。
  其原理都是利用計算機,把演奏者手指對鋼琴鍵盤的彈奏音高、節拍、速度和力度,轉換成特定的信號,記錄在介質上。然後再傳遞給自動鋼琴控制器,驅動安裝在鍵盤底部的電磁線圈動力部件,推動鋼琴的榔頭敲擊琴弦發出樂聲。
  這種方法表現出來的演奏音色和效果,與真人鋼琴演奏的表現不相上下,並且還有可能更加豐富。
  現代的自動演奏鋼琴是一個鋼琴製造、電子工程、計算機軟體及網路通訊技術結合為一體的高科技機電一體化裝置,由傳統鋼琴、機電轉換裝置、電子控制系統、曲庫及作曲軟體等幾個部分組成。
  有別與電子琴,數位鋼琴,及音響系統,自動演奏鋼琴在演奏樂曲時是鋼琴的琴弦在發出聲音,其發聲原理與傳統鋼琴完全一致。同時琴鍵和踏板上下會動,就像一雙無形的手在彈奏鋼琴,惟妙惟肖,這使得歷史悠久、古典風雅但演奏技巧有難度的鋼琴融入了現代人輕鬆的生活。
  在安裝了自動演奏系統後,傳統鋼琴的外形沒有變,結構沒有變,原有的功能沒有變,而其實用性卻得到極大的增強。近年來自動鋼琴一度風靡歐美,成為一種新的時尚。
  從美國總統的白宮,州長的官邸,到普通民居,車站、商場、咖啡館,乃至藝術館內,你都能聽到鋼琴在自動演奏各種樂曲,甚至有些是只有名家大師才能演奏的經典曲目。據報導,自動演奏鋼琴的銷量已佔到美國鋼琴銷量的三分之一。
對比

  1) 數位鋼琴 外形類似傳統鋼琴,音色類似鋼琴,但其發聲是利用電子合成器,因此,聽覺效果還是有一定的差別。其與電子琴的不同之處,在於鍵盤有力度感覺,可以表現演奏者的手勢強弱。
2) 電子琴 有鍵盤,但是外形各異。發聲部件為電子器件。通常作為簡單伴奏或練習使用。複雜的電子琴又被稱為電子合成器,可以模仿各種樂器或自然界的聲音。常用於演奏現代音樂作品。
3)音響系統 沒有鍵盤,不能演奏樂曲。但可以通過碟片、MP3,或收音機的音源,通過放大和音色調整,為人們提供演奏者現場錄製的聲音,包括演奏會或者其他音效。

文章引用:維基百科

參考

1、美國PIANODISC公司 http://www.pianodisc.com
2、日本山葉公司 http://www.yamaha.com
3、英文條目:Player Piano

Random Posts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