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琴在彈奏一段時間後,隨著張力的改變,擊弦機活動摩擦、氣候改變所產生的變化,想要三角琴彈奏起來更加得心應手,必須作出一定的調整,這裡談談我對調整三角琴的心得,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。
一、準備一張平整的桌子,將擊弦機取出放在桌子上,比較陳舊的鋼琴建議拆卸馬腳螺絲,先從中間的螺絲開始拆卸,然後再拆兩側的(注:裝回馬腳螺絲時要按拆卸時相反的順序安裝,這樣會減少擊弦機的變化),將鍵子取下,用凡士林將中鍵釘潤滑一下,試試鍵子的靈活性。檢驗方法:
(1)用手輕壓鍵尾使鍵子抬起前端,輕搖前端左右空隙要求0.5mm。(2)鍵子復原位,鍵子前勺釘與下手絨空隙要求0.5mm,就相等於鍵孔的上下標準一致,眼睛檢測鍵中孔只要有小小虛位就可以了。
(3)輕壓鍵尾用手抬起鍵前端約1cm,鍵子要求自然回落,否則要擴中鍵孔,但要小心,不能擴得太大,否則難以修復。
二、檢查弦槌走向,弦槌向上敲擊時偏位,會影響擊弦力度和音色的均衡。操作:用直尺抬起一組弦槌柄底部,通過上下起落弦槌觀察它們的走向。修正方法:如果弦槌抬起時向左偏走,鬆開弦槌連接器螺絲,在連接器木塊的左下面貼上小紙片,使木塊平衡走向垂直。
三、鍵盤平整:將傾斜的鍵子逐一修平整。
四、檢查鍵盤中銷釘:目的是讓鍵架與中盤的接觸不留虛位。不同品牌、型號的鋼琴有各自的設計,一般鋼琴會設約有4-7個鍵盤銷釘,檢查時先試中音區的再往高音區,然後再試低音區,並敲擊各音區鍵架與中盤是否吻合。
五、平整黑、白鍵面:目的使鍵面水平一致,使彈奏流暢。
六、調整鼓輪與聯動桿平齊。
七、托木與弦槌尾要平衡(槌尾與托木平看成一直線)這裡順便檢查托木絲的角度,彈下鍵子,在托木頂起弦槌時,用手將弦槌往下壓,正常的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助力,如果下壓時是沒有助力的話就是托木鐵絲的彎曲度太大,需要調整。
八、調整托木與弦槌尾在托住時平齊(豎看呈一直線)。目的:使托木能夠不偏不倚地托住回落的弦槌。
九、調整開門距離:先選擇一二個鍵定好一個標準,以下沉深度9.5mm-10.5mm(±0.5mm)為標準[超出或不夠深度的以9.5mm-10.5mm(±0.5mm)為依據],先將彐吊、回落、頂桿前後調整在最佳狀態後,再調整開門距離,標準是以弦槌上升到頂回落後再有1mm的回升作為最佳開門距離,約為46mm-48mm之間,並可根據弦槌的跳動感適當加減紙圈約0.1mm-0.5mm範圍內(在調整下沉深度時可以諮詢用琴者的要求,如需手感重一些可將深度做得稍微深一些,但不能超出±0.5mm範圍,具體根據鋼琴情況及鋼琴家的要求調整)。
十、調整頂桿前後:頂桿前後也可以根據用琴者的感覺調整,如果希望手感重一些,①可以調整下沉深度;②可以將頂桿稍微調前一些,以增加重量,但是不能太前,太前的話在快速反复彈奏時會反應不及,往後調會減輕重量,但是太后的話,會減弱擊弦的能量。
十一、調節頂桿高低:將頂桿調節在與鼓輪剛好接洽的位置,目的是能完全地發揮頂桿衝擊的能量。
十二、調接近:如果鍵子下沉深的話,應該先做接近,但如果鍵子下沉淺的話,則應該先做好深度,再做接近(即彐吊),因為如果下沉太深的話,按不到底,做接近是沒有反應的。
十三、白鍵深度:一般情況下都做10.03mm左右(在選擇開門距離時已經定好深度標準)。
十四、調整回落:弦槌上升到頂部落下2mm為標準,在做回落的同時,要檢查1mm的回升確保要存在,如果1mm太多的話,開門要加寬(大)。如果在演奏會期間,時間緊迫又沒有了1mm,只能靠馬上調整開門距離快速解決。
十五、黑鍵深度:踩下延音踏板,增減紙圈確定手感,和白鍵的跳動感一樣。
十六、擊弦距離(hammer stop):擊弦後停止距離標準為15mm。
十七、調整彈簧:彈簧調整力度要求統一,如果天氣潮濕彈簧力度可以相對調小一點,因為如天氣乾燥後彈簧會有變化,會稍微變得強一些。
以上經驗是筆者多年在調整三角鋼琴過程中,自己歸納總結的體會及與演奏者交流的一些心得,並根據每個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,盡鋼琴的可調性去達到他們認為理想的手感,也供技術者作為操作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