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該學什麼樂器?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教授告訴你答案!

孩子進入三四歲,很多家長就開始考慮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,這時選什麼樣的樂器就成了家長面臨的第一個問題。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的文章,來自幫助許多人走上了熱愛音樂道路的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,讓他來告訴您為孩子選擇樂器時要考慮哪些重要因素,怎樣才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樂器。
~二手中古鋼琴買賣出租調音維修靜音自動演奏~

有很多家長都問我這個問題,我們家小孩現在已經三歲了,過一段時間就可以開始學琴了,但到底學什麼樂器好呢?我想讓我家孩子學鋼琴,可他非要學吉他,你說這怎麼辦?也有的家長就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冷門樂器,但也拿不准到底學什麼好。學琴前到底學什麼樂器好,成為讓家長很糾結的一個問題,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,為孩子選擇樂器的時候,家長主要應該考慮的因素。
 
選擇樂器第一因素:孩子喜歡
 
孩子喜歡在我看來,是決定一切的首要原則,孩子自己想學什麼就讓他學什麼,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決定。
 
當年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為什麼要學大提琴?他一開始也並不是要學大提琴,當時他爸爸帶他去樂器店,讓他自己去選擇一件樂器,馬友友選擇了大貝斯——低音提琴,為什麼呢?因為貝斯最大,這就是孩子的想法。爸爸說了貝斯太大,你現在學不了,我們先學一個比貝斯小一號的大提琴好嗎?等你將來長大了,咱們再學大貝斯好嗎?於是馬友友接受了,最後造就了一代偉大的大提琴家。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,不管孩子是出於怎樣的想法,只要是他自己選擇的,裡面就有一些我們成人無法理解的原因在吸引著他,自主選擇的背後往往鬼使神差地意味著孩子的一些特殊才能。
 
孩子自主選擇的好處——特別的興趣可能暗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。
 
第二個好處,是從家長的角度看。在學琴的問題上,家長和孩子經常存在著一種博弈的關係。你替孩子選擇樂器,將來他不想學了,他會說:“我媽非得讓我學”。言外之意,你強迫他幹的事,他不愛幹,幹不下去了。你不能怨他,責任在你。反之,如果學什麼樂器,是孩子選擇的,那他將來想打退堂鼓,你馬上就可以說:“ 當初這可是你自己選擇的,你說過你不會後悔 ”。建議前期家長要了解各種樂器的基本情況,帶著孩子感受各種樂器。
 
從教育學的角度,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感覺,尊重孩子選擇的意願。從興趣與才能關係的角度,我甚至認為,我們應該敬畏孩子喜歡什麼的感覺。因為,喜歡的背後,往往暗示著孩子在這方面的潛質與成就前景。
第二個原則是:家長喜歡
 
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:你自己喜歡!注意,我用的可是“喜歡”,可不是“想要”,為什麼呢?因為喜歡這個詞是感性的態度。“想要”、“應該”是理性的判斷。
 
為什麼家長直覺上的喜歡與偏愛這麼重要呢?因為這件樂器的聲音與這件樂器的音樂影響你的日常情緒,孩子每天都要練琴,你高興,你不高興,你都得聽這樣的聲音。其實我想告訴大家,孩子特別敏感,他能夠非常本能地感受到家長的情緒和態度,當你發自內心地喜歡孩子演奏的聲音時,你就有一種下意識的愉悅情緒,孩子就明白了,我當下的學習活動為我的親人增加了快樂,他的學琴就增加了一分動力。如果你不喜歡這個樂器,聽到孩子發出的聲音,你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,你皺了一下眉頭,孩子立刻就感覺到了,你不愉快,他就覺得自己給家人帶來了不愉快,他的學琴動力,就打了折扣。正由於家長對孩子發出的聲音的體驗與感受會影響孩子的學琴動力,所以孩子對選擇什麼樂器自己沒有主意的時候,家長喜歡不喜歡就是最重要的因素。
第三個因素:年齡因素的考慮
 
我們可以像馬友友的父親一樣,先為孩子選一件適合孩子這個年齡學習的樂器,孩子本人也接受,那我們向他承諾,等他長大以後可以換,到時候他想換,我們就給他換一件,當然了,如果他不想換了,像馬友友那樣,我們就順其自然,讓他繼續學這件樂器。
第四個因素:成本因素
 
讓孩子學琴,很多家庭都面臨著很大的成本問題,許多家長對這個問題的複雜性,沒有充分準備。
有些樂器比較貴,有些樂器比較便宜,這是當時就看得見的,但是家長往往想不到有些樂器不貴,但學費很貴,有些樂器,一次投資,終生享用。比如鋼琴,一架鋼琴2萬以上很正常,是幾乎可以用一輩子,考上音樂學院,學校還有鋼琴給你用,你到哪去,也不需要自己準備。小提琴剛開始學的時候,入門級的提琴,一把幾百元,顯得很便宜,可是孩子從小到大,就得換好幾把琴,上一個檔次貴很多倍,而一把專業級的小提琴,價格就比鋼琴貴多了,萬一孩子將來搞了專業,上音樂學院,那樂器一定要換成專業級的,而且還得自己掏錢買,當然了,你要真買了一把好琴,也是一筆投資,可以用一輩子。第五:其它的因素

二胡、小提琴這些拉弦樂器,剛上手的時候,音色嘎吱嘎吱響,像噪音,音準也找不著,拉出的旋律都是五音不全,但越學越好聽;古箏,上手特別快,也特別好聽,但是帶著很笨重;鋼琴上手很好聽,入門很容易,但越學越難。這些因素都影響家長的選擇。
第六:選擇樂器的“功利”性建議
 
我想給大家幾個比較“功利”化的建議。這些功利化的想法不一定很高雅,但是很實用。
 
第一個建議,我們可以給孩子選擇一個合作可能性大的樂器。比如鋼琴是獨奏樂器,孩子學琴時,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練習,和其他孩子合作的機會不是很多。但孩子如果要是學小提琴,學管樂,各種各樣的民族樂器,他可以參加群體性的合作,樂隊、重奏、小組合,可以以樂會友,給孩子帶來很多單獨學琴沒有的快樂。
 
第二個建議,我建議家長給孩子選一件便攜的樂器。比如我自己就是彈鋼琴的,到一個地方,開文藝晚會,傻了,我出不了節目,為什麼呢?我只會彈鋼琴,而這個地方沒有鋼琴,旁邊一個人會拉手風琴,一架手風琴把整個晚會的情緒全給帶起來了,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很失落。
 
第三個建議,社會學的判斷。根據這件樂器的社會性的需要情況,來判斷孩子該不該學。這裡邊有三條僅供大家參考:
 
 
冷門–少見,知道人少
所謂冷門就是其他孩子都不學,就你們家孩子學。比如,你學吹牛頭塤 ,你拉鋸琴,誰看見了,都覺得很新鮮。孩子學這件樂器,水平如何沒有可比性,所以學這個樂器有很多音樂之外的效果。
 
 
熱點–大家特別關注
所謂熱點,就是大家現在特別關注的。比如說古琴現在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,很多人開始關注古琴,但學古琴的人很少,古琴老師非常缺,那麼,這件樂器要是學好了,前景會非常好。
~二手中古鋼琴買賣出租調音維修靜音自動演奏~  
 
緊缺–大家都知道,但少有人學
所謂緊缺,是大家都知道,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,學的人少。比如說低音銅管樂器大號。中小學樂隊招一個大號招不著,就連中央音樂學院的招生,都出現了報名人數比招生人數還少的情況。而缺了這件樂器呢,這些樂隊作品,根本就沒有辦法演奏。
 
人的興趣偏好,天然是高度分化的。如果我們能夠讓每個孩子都自由選擇樂器的話,你就會發現,可能只有10%的孩子會學鋼琴,10%的孩子會學古箏,10%的孩子會學小提琴,10%的孩子會學二胡,還有其他孩子學習其它樂。於是,你就會發現,音樂文化的生態自然而然地呈現出多樣化的局面。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,我們音樂文化的生態不平衡,從考級就能看出,有的專業考級人山人海,有的樂器門可羅雀。我認為,造成這種結果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:成人經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。
 
要想建設豐富多彩的、多樣的音樂文化生態,方法並不復雜,途徑非常直接,那就是:每個家長尊重孩子當下自己的選擇,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他想要學的樂器。

Random Posts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