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學習為什麼要背記中外名曲?

音樂的生命全靠音樂的記憶,因此音樂記憶是理解和審美感受的基礎。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,背記中外名曲就是鍛煉記憶的必要手段。

許多人以為視唱是學識譜的,學會識譜就完成了任務,這是天大的誤解。
~數新中古二手鋼琴買賣調音維修服務網~

 

音樂是時間的藝術,響過就沒有了,沒有聽覺記憶,音樂就沒有形式的感覺,就無法體驗整體內容,絕不會有欣賞音樂繞樑三日而不絕的最佳境界。

 

  音樂的生命全靠音樂的記憶,因此音樂記憶是理解和審美感受的基礎。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,背記中外名曲就是鍛煉記憶的必要手段。

~數新中古二手鋼琴買賣調音維修服務網~

 

 

  學會並習慣運用各種記憶方法,積累各種風格的音樂語彙、情感模式,可以為以後的記憶打下基礎。

 

  現在的專業學生和業餘愛好者很少能背唱出多少名著的主旋律,聽到音樂主題,也多不知是什麼風格為何人何曲,這是音樂學習上存在的不足。

 

  有分析理解和體驗地背唱大量古今中外不同風格的視唱,是為有分析地聽、記養成一種習慣。

 

  並且腦子裡有了這些經典名曲,可以隨時參照、運用,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成就,它是不同時代音樂的活化石。

 

  俗話說“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做詩也會謅”。說明了儲存詞彙,記住典範作品的構思、手法,可以提高理解與表達能力。

 

  背記中外名曲不但能鍛煉記憶力,也可儲存音樂語彙、情感模式,它和人的生活經歷,所接受的音樂教育、時代精神,共同鑄就了人的潛在音樂心理結構,決定著人們的感知、感受、思維方式。

 

  所以說,儲存音樂語言,應作為音樂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。

 

  在無文字的部落中,人們對曲調有驚人的記憶,然而在信息的社會中,音樂的傳播工具增多了,反而造成了聽覺的惰性,能識譜就依賴樂譜,不識譜的可依賴音響,都懶得去花功夫背誦樂曲。

 

  這並不是物質文明帶來的惡果,而是音樂教育和學習中的失誤,是沒有深刻認識到儲存音樂語言的意義。它是改變人的心理結構,是高級鑑賞者應該有的素質。

 

  雖然樂譜、音響儲存了大量音樂,但它總是代替不了主體的儲存,就像計算機代替不了人的體驗和直覺一樣。

 

  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,靠純粹的聽覺是不行的,我們聽到響聲就會猜到是木板或是玻璃,對聲音的理解離不開知識、經驗。

 

  我們每次的感受都不是從零開始,過去聽覺的經驗是體驗理解音樂意蘊的參照。因為主體的認知結構,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支解性,所以它可以迅速地捕捉到音樂中有特性的音響。

 

  理解音樂實際上是當前的刺激和過去經驗在人腦中反映的統一,即刺激與記憶中的音樂語言模式的一拍即合。

 

  人的聽覺不像左腦那樣細緻,凡是接近、相似的旋律,都被感知所熟悉,被認知結構所“同化”,從而達到理解,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記憶。

 

  視唱練耳課的記憶訓練,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理解、分析、運用方法基礎上的記憶,長時間的訓練就會形成聽覺的習慣,正如阿恩海姆所說“一切知覺中都包含著思維,一切思維中都包含著知覺”。

 

  因此在儲存音樂語言時,只靠死背是不能完成大量的作業,只有在句式、曲式分析的基礎上,看它是重複樂句還是重複變化樂句,嚴格模仿還是自由模仿,記強拍音、骨幹音、跳進音程、旋律線、特徵節奏、頂真、記頭尾等方法才能很快記住,這充分證明了理性分析參與的重要性。

 

  一些人用“啦啦啦”去記憶旋律,這是很不好的習慣。沒有唱名的儲存,大多是模仿行為,是重複別人的思維。

 

  只有用唱名記憶才是自己的思維,這樣才便於進行理性的分析、比較、綜合。沒有經過視唱的訓練只靠聽覺,音樂是很不可靠的,說不定會扭曲旋律。

 

  儲存音樂的過程,是強化不同音程、節奏符號記憶的過程,也是音樂語言模式主體建構的過程,也是理性認識運用方法的過程,是音樂記憶的實踐,經過多次訓練就會形成習慣。

 

  根據科學實驗證明,大腦左半球主管理性分析思維,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維,沒有經過長期視唱練耳學習的人,感受音樂全靠腦的右半球機制。

 

  學習視唱練耳理性認識滲透越多,左半球效應就越大,這充分證明了音樂語言的邏輯和模式作用。

 

  因此,在音樂的學習中,進行中外名曲的熏陶是很有必要的,也有必要對一些曲目進行背記,這樣對自己的學習大有益處。

Random Posts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