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孫子兵法】最智慧的六句話,教你把握命運,立於不敗之地!

做對於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於首要。
再長的路,一步步也能走完,再短的路,不邁開雙腳也無法達到。
任何事跡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累積。
不論你在何時開始,首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休止。

《孫子兵法》這部千古奇書,兵家絕唱,其博大精深的軍事思想,不僅適用於現代戰爭,也適用於其他領域,其中社會生活中的人生就是一個重要方面。
近代著名《孫子》研究家李浴日體會深切地說: "《孫子》是'聖經',倘若你苦悶時,拿起它讀讀,必會快樂風生;倘若你失敗時,捧著它研究研究,必會吸收著成功的降臨。"

世上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,但是人生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,選取什麼樣的人生道路,如何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不測,是擺在每個人面前嚴峻的人生課題。
為此,研究一下孫子"昔之善戰者,先為不可勝,以待敵之可勝。
不可勝在己,可勝在敵" (《形篇》)這句話是必要的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以前善於作戰的人,不管敵人強弱如何,總是先充實自己的力量,使敵人不能戰勝自己,然後等待敵人有了失敗的空隙,即乘機戰勝敵人。

不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能否戰勝敵人則在於敵人是否有可乘之隙。
在人生道路上,樹立"不可勝在己"的思想,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,就能牢牢掌握命運的主動權。

《孙子兵法》最智慧的六句话,教你把握命运,立于不败之地!

1."動而不迷"

孫子曰:"知彼知己,勝乃不殆;知天知地,勝乃可全。" "故知兵者,動而不迷,舉而不窮。" (《地形篇》)這兩句的意思是說,瞭解對方,瞭解自己,爭取勝利就不會有危險;懂得天時,懂得地利,勝利就可保萬全。所以懂得用兵的人,他行動起來決不會迷惑,他的戰術變化不致困窘。孫子在討論"知勝之道"時,認為賢能的將帥,必須做到"知彼知己", "知天知地",不僅要瞭解敵人,還要瞭解自己;不僅要懂得天時,還要懂得地利。也就是說,必須把敵我雙方的情況搞得非常清楚,才能下定戰役決心,選取好戰役的突擊方向,這樣的"知兵者"才能"動而不迷,舉而不窮"。他打起仗來絕不會感到迷惑,他採取的作戰措施一定會變化無窮而不困窘。

在人生的旅途中,人們的各種實踐活動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。而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根本問題,它決定著一個人的歸宿和生命的價值,對人生的根本方向、根本態度起著決定的作用。在人生的旅途中會始終不渝地沿著既定的方向前進,永遠不會迷失目的,永遠對自己的人生有新的安排,這種人實際上就是孫子所說的那種"動而不迷,舉而不窮",能打善戰的"知兵者".

《孙子兵法》最智慧的六句话,教你把握命运,立于不败之地!

2. "無恃其不來"

孫子曰:"故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;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。" (《九變篇》) "故善戰者,立於不敗之地,而不失敵之敗也。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,敗兵先戰而後求勝。" (《形篇》)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,用兵的法則是,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會來,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準備;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進攻,而要依靠自己擁有使敵人無法進攻的力量。善於作戰的人,總是使自己處於不失敗的地位,同時又不放過能夠戰勝敵人的機會。所以,打勝仗的軍隊,總是有了勝利的把握,才尋求同敵人交戰;打敗仗的軍隊,總是先冒險同敵人勉強作戰,而後期望求得僥倖的勝利。

人生是美好的,但人生的道路卻是坎坷不平的。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,沒有波折就沒有生活。所以,我們不能把人生理想化,而缺乏走崎嶇之路的思想準備,要接受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考驗,開拓進取,與時俱進,百折不撓,做一個勇敢的跋涉者。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對生活,面對困難,面對挫折,那麼坎坷就會化為坦途,眼淚就會化為歌聲,陷阱也會助你成功,幸福就將屬於你,你就將成為"立於不敗之地,而不失敵之敗"的"善戰者",把握自己的命運的"主宰"。

《孙子兵法》最智慧的六句话,教你把握命运,立于不败之地!

3、"雜於利害"

孫子曰:"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,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。" (《作戰篇》) "是故智者之慮,必雜於利害。雜於利而務可信也;雜於害而患可解也。" (《九變篇》)此兩句意思是說,用兵之事有利有害,利害相間,利害相連,不完全瞭解用兵弊害的人,也就無法理解用兵的益處。因此,真正聰明的將帥思考問題,必須兼顧到利與害兩個方面。在不利的情況下看到有利的條件,才能提高戰勝困難的勇氣;在順利的情況下要考慮到不利因素,充分估計到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,才能排除可能發生的意外,趨利避害,化害為利。

無論在怎樣的艱難困苦的場合,都要充滿自信,要相信好時光總會到來。美國前總統裡根的母親曾經對他說過這樣一段話:"如果你堅持下去,總有一天你會交上好運。並且你會認識到,要是沒有從前的失望,那是不會發生的。"正是憑借這種信念,裡根克服了許多困難,最後終於從一個因找工作而屢屢碰壁的人成為美國總統。困難並不可怕,只要我們在困難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,堅持下去,戰勝困難,就會迎來光明。這便是孫子所說的"雜於利而務可信"的道理。

在順利的情況下,也不要沾沾自喜,看不到不利因素;否則,如果不能居安思危,見利思害,當順利轉化為不利的時候,就會措手不及,導致失敗。一個人如果不能在坦途中想到坎坷,順利時想到逆境,不能"雜於害",他在生活中就不會有所作為。因此,只有"雜於害",才能"患可解",從而成為生活的強者,時代驕子。

《孙子兵法》最智慧的六句话,教你把握命运,立于不败之地!

4. "以患為利"

孫子曰:"軍爭之難者,以迂為直,以患為利。" (《軍爭篇》) "投之亡地然後存,陷之死地然後生。夫眾陷於害,然後能為勝敗。" (《九地篇》)這兩句話意思是說,軍隊爭取先機之利最困難的地方,是要把迂迴的彎路變為直路,要把不利變成有利。把士卒投入危地,才能轉危為安;陷士卒於死地,才能轉死為生。軍隊陷入危境,然後才能奪取勝利。歷史上不少名君良將正是運用孫子這一用兵思想,導演了一幕幕轉敗為勝,轉死為生,轉患為利的活劇。我國古代著名戰將韓信井陘背水之戰,就是"以患為利"的著名戰例。

在人生的旅途中,不但常有失意、挫折和失敗,有時還會遇到突如其來的厄運。明智的人,正是在這一次次的挫敗和一個個逆境中,逐漸變得堅強起來,成熟起來,從中取得了一次次勝利和成功。生活的辯證法告訴我們,逆境固然是人生道路上的不利條件,但當這種不利因素轉化為催人發奮,戰勝厄運的強大動力時,它又變成了好事。逆境可以激勵弱者,造就強者;逆境可以磨煉意志,笑對人生。正所謂"偉人之所以偉大,關鍵在於:當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,別人失去理智,他則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的".

《孙子兵法》最智慧的六句话,教你把握命运,立于不败之地!

5. "斗亂而不可亂"

孫子曰:"紛紛紜紜,斗亂而不可亂也;渾渾沌沌,形圓而不可敗也。" (《勢篇》)意思是說,在戰旗紛紜,人馬雜亂的戰場上,必須使自己的部隊整齊不發生混亂。戰車轉動,煙塵瀰漫,在這樣混沌不清的情況下作戰,必須把部隊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應付自如,不致被敵人打敗。孫子這種用在軍事上的戰略思想,對於我們在五顏六色的人生旅途中站穩立場,冷靜思索,處亂不驚有一定的借鑒價值。

在現代的人潮車陣、十里煙塵中,我們尤其佩服那些能保持清醒的人們,他們不趕時髦,不擠熱門,不趕同一場考試,不爭同類生意,不追逐別人已有的成就。他們永遠不隨波逐流,但他們銳氣十足,堅定勇敢,因為他們的方向是經由自己認定而不是追逐別人的方向,他們的道路是經自己選取,而不是跟在擁擠的人群後面隨意跑的道路。他們能冷眼看世界,靜心識自己,他們才是孫子所說的"斗亂而不可亂", "形圓而不可敗"的常勝將軍。

《孙子兵法》最智慧的六句话,教你把握命运,立于不败之地!

6. "致人而不致於人"

孫子曰:"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,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。故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於人。
《虛實篇》)意思是說,在戰爭中凡是先佔據戰場等待敵人來犯的就安逸主動,而後到達戰場倉促應戰的就疲憊被動。所以,善於指揮作戰的人,總是能夠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。孫子這種把握戰爭主動權的思想,也是指導我們人生活動的重要思想。

爭取主動權就不能趨從於環境。恩格斯曾經指出:"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,全是具有意義的,經由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、追求某種目的人;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,沒有預期的目的。"其次,也別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,否則你便不會生活
在一些人看來是醜惡的東西,在另一些人眼裡則恰恰是美好的。別人對你的評價往往是眾說紛紜的,最好的模式就是自己滿意。要爭取主動權還要搶先一步,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,搶先一步的精神尤其重要。

搶先一步的決策、搶先一步的設計、搶先一步的產品和搶先一步的銷售,都可能使你在彼此激烈的競爭中取勝,人們都喜歡追隨積極進取的人,只要我們牢牢地把握人生主動權,就會"致人而不致於人",立於不敗之地。